谨防汽车退役电池流入电动三轮车市场
日期:2024-09-17 作者: 成功案例
近年来,电动两轮车领域安全事故频发,近4亿的庞大保有量,高频次的使用需求,让电动两轮车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。央视、新华网等权威媒体通过深入一线实地走访,调查指出——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流入电动两轮车市场,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诱因之一。
事关广大群众的出行安全,引起国务院的格外的重视。近期,在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下,工信、市监、应急等相关部委纷纷着手大力整顿电瓶车市场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,其中打击退役电池组装小作坊,成为本轮电动两轮车全国性大整治的重中之重。
政策严管之外,由工业与信息化部组织起草的《电瓶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》(GB 43854—2024)强制性国家标准,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。对规范电瓶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产品设计、生产和销售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方面的要求,不合规的汽车退役电池拆解改装,肯定无法通过国家标准,进一步遏制退役电池的安全危害。
未来2-3年,国内将迎来汽车动力电池的退役高峰期。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预计到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接近80万吨。如此庞大的退役量,加之回收体系尚未健全,大批退役动力电池被打着“汽车底盘回收”等幌子的不法商家回收、拆解、组装,大批量流入电动两轮车领域,带来极大的安全和环境隐患。
虽然通过本轮的高强度整治行动,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遏制了汽车退役电池流入电动两轮车领域的规模,但鉴于利益大、门槛低、链条长等因素,想要彻底取缔,仍然需要长期的严厉打击。
尤其是要警惕不法商家“暗渡陈仓”的把戏,在退役电池被政策严管禁止进入电动两轮车领域之后,“另辟蹊径”进入锂电化渗透率逐步走高的电动三轮车领域。
电动三轮车已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在市区快递、物流、旅游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。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,保守估计我国电动三轮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达5000万辆。
凭借完胜传统电池的性能优势,三轮车市场锂电渗透率逐步上行,据行业数据,目前每年约为50-60万组的市场需求。锂电池在循环寿命、续航里程、轻便耐用、快充等方面,均呈现出极大的优势,非常契合三轮车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,尤其是在接送小孩或者出门休闲三轮车领域,锂电三轮车慢慢的变成了新的出行标配。
电动三轮车一般配备大容量的电池,如60V45Ah或72V52Ah等,一旦汽车退役电池经过非法改装,流入电动三轮车领域,将造成极大的安全风险隐患,严重危害出行安全,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。
要从根本上预防汽车退役电池进入三轮车领域,一方面,需要制定完善的电动三轮车及锂电池相关国家标准。电动两轮车领域的“新国标”、“国强标”,使得电动两轮车的安全性能得到极大提升。珠玉在前,令行禁止。电动三轮车领域同样亟需相关国家标准,明令禁止退役电池违规梯次应用。对于大批采购汽车退役电池、B品电池的违规组装小作坊要保持严厉的打击态势。
另一方面,一定要从源头上健全完善汽车退役电池的回收体系。早在2018年,工信部就已发布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》,但截至2023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%,超七成废旧电池都落入了二手商贩和小作坊手中。加强对汽车退役电池的回收管理,已经刻不容缓。
好消息是多地政府也正在积极地推进退役电池回收。比如,近日江苏省出台相关条例,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依照国家规定建立回收渠道,鼓励相关企业等合作共建废旧电池回收服务网点。
只有完善汽车退役电池的回收体系,落实“谁生产谁回收”的回收责任制,鼓励企业共建、共享回收渠道,建立退役电池流向追溯办法,才能让退役电池不再“下落不明”。
劣质锂电在电动两轮车市场已是“过街老鼠”,现在必须谨防这群“老鼠”流窜到电动三轮车领域危害作乱,甚至在电动轻型车相关产业出海热潮下,也要防止其流入海外市场,比如说印度、东南亚、中亚等等市场,不要让近年来国内正规锂电企业受困于劣质锂电的拖累,这种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现象在海外市场再次上演。
总而言之,在锂电池产业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,并在全世界内具有竞争优势的有利条件下,一定要保持对品质、安全的高要求、严标准,不能让一些“投机取巧”的不法行为,假借梯次利用的名号,以粗制滥造的锂电池影响、拖累、损害整个锂电产业的持续、有序发展。
1.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消费日报网” 的全部作品,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。如转载,须注明“来源:消费日报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2. 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消费日报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.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,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,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,会采取对应措施。
4.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、经由链接、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、信息或广告,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。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。
5.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,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,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。
关于我们
解决方案
联系我们